2020年7月7日。
全国高考的第一天,1071万考生奔赴考场。
有关高考的热搜话题,爆了又爆。
数以百亿计的阅读,层出不穷的段子。
同为过来人的十点君,翻出了这部2015年的央视纪录片——
篇幅不算长——
豆瓣评价人数也不多——
而9.1的高分,似乎也能说明些什么。
它讲述的,是一群孩子们的人生轨迹,更是多少代国人永远无法忽略的时代记忆。
第一个故事,至今仍然是热搜榜上的常客——
安徽省,大别山区,毛坦厂镇。
这个常住人口不足万人的小镇,却常年租住着8000户陪读家庭。
人数,是当地居民的两倍。
这里坐落着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
整个毛坦厂镇,也因为这些陪读家庭的到来,变成了一座“高考镇”。
《高考》的前两集,就将目光放在毛坦厂中学的复读生上。
用班主任程老师的话说:“毛坦厂中学,就是一座修理厂。”
的确,来到这里复读的,都是在高考中折戟的学子。
开学第一天,他就给了新生宣布了纪律。
三条红线绝对不能碰。
不能上网。
男女同学之间不能交往过密。
不能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
为了让学生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程老师更是操碎了心,跟学生斗智斗勇。
午间复习想偷懒?
不存在的。
学生一回头,就可能看到老师的“笑容”。
毕竟,扒窗户是每个班主任的必备技能。
以为老师离开就万事大吉了?
天真!
其实老师早已转战阵地,来到了学校的监控中心。
看着监控里晚自习的学生们上课搞小动作。
程老师又好气又好笑。
只能一个个叫来训话。
除了批评之外,威慑更重要。
让学生时时刻刻绷紧这根弦,好好复习。
真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但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生病了没上晚自习?
直奔寝室,看看是生病还是装病。
成绩下降?
谈话叫家长一气呵成。
时不时还要去考生的出租屋里进行“突击检查”。
看看有没有什么影响学习的东西。
除了“硬件”方面下足功夫。
在软件上更是不逞多让。
随处可见的励志标语。
课间休息时广播里的洗脑鸡汤。
甚至临考试前,学校还会找到专业的医生给女学生科普。
让她们有效的避开生理期。
避免“非智力性失分”。
但是作为复读班的班主任,程老师所要关心的,远远不止是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这些高考的“失败者”,大部分都是脆弱敏感。
除了学习之外,生活、心理,方方面面都要关注到。
学生成绩退步,班主任第一时间找学生了解情况。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程老师松了口气。
那还行,寝室关系没啥问题。
在毛坦厂中学,所有的事情都要为学习去让步。
备战高考,听上去很简单。
但这短短四个字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心血。
每天中午,家长们早早的守在校门外,就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吃上一口热饭。
而学生们吃饭的时间。
仅有10分钟。
学生吃饭赶时间,送饭的家属也会出现突发状况。
姐姐给备战高考的妹妹送饭,在校门外晕倒了。
看到给妹妹的午餐洒落一地,姐姐十分自责,留下了悔恨的眼泪。
而妹妹看到此情此景,也抱着姐姐嚎啕大哭。
高考,不仅仅是改变学生们命运的一场考试。
更给了一个普通家庭改变社会阶层的机会。
为此,每个人都拼尽全力。
这也是程老师一直所信奉的信条——
拯救一个小孩,就是拯救一个家庭。
因此,他一直建议家长来进行陪读。
有些家长家境不好,需要打工赚钱供两个孩子上学。
分身乏术,没办法租房子陪读。
程老师建议募捐,凑上几千块钱来先帮孩子渡过难关。
原因很简单。
因为这名学生很努力。
对于成绩一般但刻苦努力的学生。
程老师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只求这些学生心无旁骛,考出好成绩。
比起这些没办法陪读的家长,还有一群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
孤注一掷,选择陪读。
吴世康的父亲吴俊,正是如此。
关掉了自己的工厂,成为毛坦厂中学的保安部部长。
陪读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想让孩子吃上一碗轻松的饭。
吴世康也确实争气,成绩一直不错。
但临近高考,孩子的成绩突然下降了很多。
从全校三百名,掉到了全校三千多名。
一向百试百灵的拳头,也失去了作用。
吴俊心急如焚,却不知道怎么办。
父子关系早已降到了冰点。
吴俊怕说了重话又怕给孩子太多压力,到最后只能“听天由命”。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可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准没准备好,所有人都要一起奔向“战场”。
高考那天,警车开道,几十辆大巴车载着毛坦厂的学子奔赴考场。
学生家长们聚在道路两旁,为自己的孩子们加油鼓劲。
所有的考生都期望自己可以寒窗苦读十余载 金榜题名一朝时。
不管结果如何,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毛坦厂中学的招生办,又开始忙了起来。
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作为一部群像视角的纪录片,《高考》的目光并非限于复读生。
甘肃省会宁县,经济落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但也是著名的“状元县”。
刘洋洋就是会宁县的高三学生,出身寒门。
高考,成了她走出大山唯一的希望……
比起刘洋洋,另外三位孩子的境遇就好了许多。
他们的家人在上海务工,通过公益组织,她们得到了在上海学习的机会。
但不幸的是,高考来临,她们没法像其他上海的孩子一样直接高考。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留在上海本地,通过中专—大专—本科的路径上大学。
要么就离开上海,回到老家参加高考……
说到底,他们都是被家庭条件束缚住的学生。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
托福、雅思、SAT就成了他们新的战场……
这些被卷入高考大潮中的学生和家长,也成了一面面特殊的镜子,映射出国内教育困境与变革。
从头至尾,《高考》都保持着纪录片所必须的旁观者姿态。
不猎奇、不控诉。
不设问,亦不回答。
说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
高考成绩下来那天,复读生吴世康和父亲一起守在电话前听成绩。
超常发挥,成绩非常理想,父亲激动的想揉揉儿子的脑袋。
却被他立刻躲开了。
不知道是因为吴世康成为一名“准大学生”后,不再想之后被当作小孩子幼稚的对待。
还是因为,他无法原谅父亲这一年来的打骂,有了一种报复的快感。
而吴俊,也终于在镜头面前留下了热泪……
对吴世康来说,高考只是第一道坎。
在这背后,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
只知道,对于吴世康来说,他即将走上下一个人生阶段。
翻开新的篇章。
一整部《高考》看下来,真实、残酷、却充满温度。
虽然高考这个话题已经离十点君很遥远,但是看到这部纪录片,仿佛就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想起自己与班主任斗智斗勇的青葱岁月。
以及那段苦中作乐的美好时光。
各科的考试卷,错题本,还有著名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成了我高三生活的底色。
疲惫之余却也能收获快乐。
每天午休桌底下的《知音漫客》;学校门口八块钱一碗的牛肉板面;藏在柜子里的《三国杀》……
这些东西都成了我那段时光里最大的慰藉。
而今天写下这篇推文的我,也与这部纪录片的初衷一样——
无关鼓吹,亦无关批判。
至多,只是一份时过境迁的萦怀吧。
至于那些明天仍需披甲上阵的孩子们——
十点君双手合十,为你祈愿。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提示:不推荐使用迅雷下载,该软件会对热门资源限制下载。本站推荐使用BT类软件(推荐使用FDM[搜索引擎搜索FreeDownloadManager下载安装]),下载本站资源。把资源推荐给你的朋友,下载速度会更快。
文章标题:豆瓣9.1!说透热搜那点事,还得是央视
文章链接:https://dy.xiaobaicai.fun/archives/11761.html
本站资源均采集自互联网,仅作为个人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发送相关版权至 weilin-liao@qq.com,我会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